1 本刊主要刊载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机器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计算科学等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原创性的、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拒绝一稿多投及涉密稿件;社科类、教改类论文请另投他刊。
2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投稿对象主要为校内外广大师生,同时也接收本校历届校友和海内外科研人员高质量的优秀论文。
3来稿必须具有创新性、学术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规范性和可读性。文稿排版请按照“学报模板”要求,A4纸编排(上下、左右各距边2cm,通栏排版),用Word 2000以上版本排版与绘图。
4 题名、作者及工作单位:题名一般在20字以内,文章均应有作者署名。中国作者的姓名按汉语拼音书写;主要作者的工作单位,均应包括一、二级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来稿文末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导师)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位,研究方向,E-mail,通信地址,联系电话等。
5 摘要:文章必须附中、英文摘要。中文摘要的编写应符合GB/T 6447《文摘编写规则》的规定,篇幅为350~5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包含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摘要是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其中必须有数据、有结论,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尽量写成报道性摘要,其中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采用“本文……”开头,并应具独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称。
6 关键词:按GB/T 3860《文献主题标引规则》的原则和方法,参照各种工具书和词表选取5~8个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应一一对应。
7 中图分类号:在中文关键词的下方,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给出本篇文章的“中图分类号”。同一篇文章,根据内容可给出1~3个分类号;按相关性大小排序,之间用分号分隔。
8 基金项目:凡属国家和省、部级等各类基金项目的论文需在文稿首页说明。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其间用分号分隔并标注项目批准号。项目编号用()括起。
9 论文格式:正文(含图表)中所有物理量(用斜体)和计量单位(用正体)应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不得使用废弃的单位。计量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易混字母应标注清楚。文稿章节编号采用三级标题:一级如1,2,3……;二级如1.1,1.2,1.3……;三级如1.1.1,1.1.2,1.1.3……。
10 图表:文中表题和图题应简短明确,图位宽应≤8.3cm(图排半栏)或≤17.3cm(图排通栏),图上的中外文字用6号宋体或TimesNewRoman。坐标标值线朝里。表格采用国际通用的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分图应有分图名,在图底统一用小5号宋体或TimesNewRoman编号,分别为(a)、(b)、(c)……。
11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重点列出近5年有关的最主要著作,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请作者阅读近几年发表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上的相关文献,以便提高文章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性,并将相关的文献著录在参考文献中。参考文献表置于文末,仅列入作者亲自阅读、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按文内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的右上角注明序号。主要责任者在3名以内的,全部列出;超过3名时,在第3名后面加“等.”。格式如下:
1)专著:[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论文集:[序号]著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序号]著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授予年.
5)报告:[序号]著者.题名[R].报告地点,报告年.
6)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国际、国家标准:[序号]起草单位.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8)报纸文章:[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9)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发表或更改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的地址.(注①电子文献类型标识:BD——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②载体类型标识:MT——磁带,DK——磁盘,OL——联机网络。)
外文文献著录规则同上。外国姓名,姓在前,全部大写;名用缩写在后,不加缩写点。
12 其他
1)稿件自收到日期起,如超过半年未收到录用或退稿通知,作者有权另行处理,但请通知本刊编辑部。
2)请作者自留底稿,不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作者切勿一稿多投,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负责。稿件若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
3) 对于来稿,本刊严格采取校内外同行专家评审,最后由学报编委会审定,并决定稿件录用与否。稿件经审理决定采用后,作者需按编辑部要求修改,并尽快返回修改稿。编辑部对来稿文字有删改权。作者收到校样1周后仍未寄回校样,即延期处理。论文一经刊登,本刊赠送当期样刊2本。
4)凡已被本刊录用的论文,版权归《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所有。编辑部有权将期刊内容输入光盘版、电子版和国际国内检索及科技文献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收录,请在投稿时提出声明;否则将视为同意收录。
5)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如在编排过程中有所变动,需有正式函件,并有变动前后署名作者的签字。
6)本刊E-mail: jgiet@guet.edu.cn。咨询电话:0773-2291014,22321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