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emtocell网络中移动用户位置和网络容量的预测

    张艳;王玫;王俊义;

    为实现Femtocell(飞蜂窝)无线蜂窝网络系统有限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分配,利用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预测模型实现网络容量及用户行为预测。根据半马尔可夫模型计算Femtocell网络中移动用户位置转移的概率大小,区别估计网络中活跃用户数和空闲用户数以及设备容量极限值对转移用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半马尔可夫过程的移动用户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表现网络中用户特性,有助于合理搭建网络和调配网络资源。

    2014年02期 v.34;No.130 87-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7 ]
  • 一种IEEE802.11n流水线FFT/IFFT的实现

    石钦;林基明;周立国;李彩俊;

    为了解决无线通信系统结构复杂、硬件占用大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优化的流水线型FFT/IFFT处理器。该FFT处理器专为IEEE802.11n协议中SISO-OFDM系统设计,根据SISO-OFDM需完成64点、128点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特点,FFT处理器选择基2、基4混合算法,单路延迟反馈结构。硬件实现中,采用优化的蝶形运算单元,精简了旋转因子的存储,并设计了动态存取的输出寄存器等,输入输出位宽为10 bit时,在UMC 0.11μm CMOS工艺下将硬件描述优化成逻辑门阵列,面积约为0.3 mm2。与传统的存储器结构FFT相比,大大减少了硬件开销和芯片面积及电路功耗。

    2014年02期 v.34;No.130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208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64 ]
  • 基于System Generator的内插位同步法

    赵秋明;何克森;陈小飞;

    针对数字接收机中如何全数字地实现位同步,设计了一种内插位同步法。利用内插与Gardner算法相结合的原理设计位同步,通过System Generator进行建模仿真,并直接生成代码下载到FPGA实现位同步。利用QPSK信号进行仿真分析,FPGA硬件协同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内插位同步法具有很好的位同步效果。

    2014年02期 v.34;No.130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9 ]
  • 基于DSP和FPGA的射频雷达信号模拟器

    白云浩;蒋留兵;李明;蔡松柱;刘宇鸿;

    为满足现代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及跟进电子对抗设备,设计了一种基于DSP和FPGA的射频雷达信号模拟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设计思路,采用硬件实物和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一种改进型DDS精度,以提高关键频点。该模拟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编程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当前电子对抗环境的信号模拟。

    2014年02期 v.34;No.130 10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1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148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33 ]
  • Powell-Chau线性相位IIR滤波器的改进

    苏冬玲;胡兵;

    针对Powell-Chau线性相位无限冲激响应(IIR)滤波器的截短噪声,重新排列正向、反向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子多项式,以减小吉布斯效应,增加修正滤波器以消除截短噪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方案,吉布斯效应及截短噪声得到有效消除。

    2014年02期 v.34;No.130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6 ]
  • 基于网络编码和多速率组播的网络性能优化综述

    陈小徽;王俊义;赵振;

    网络编码允许网络节点对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后转发到目的节点,理论上可以使组播传输达到最大流最小割定理所确定的最大传输容量。多速率组播是一种可适应网络异构性的高效网络传输技术,允许信源根据信宿接收能力的不同以相应的速率将信息传输到各个信宿,满足异构网络的要求。介绍了网络编码和多速率组播的概念、网络编码的优缺点,多速率组播的实现方法,总结了基于网络编码和多速率组播在网络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

    2014年02期 v.34;No.130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8 ]
  • D2D通信技术综述

    王俊义;巩志帅;符杰林;陈小徽;林基明;

    D2D(device-to-device)通信是一种在蜂窝系统的控制下,允许终端用户通过共享小区资源进行直接通信的新技术。蜂窝网络引入D2D通信在提高频谱效率,增大系统吞吐量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在描述D2D通信系统模型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为了在蜂窝网络中实现D2D通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会话建立、资源分配、功率控制和干扰协调。此外,简要介绍了D2D通信的应用案例。

    2014年02期 v.34;No.130 114-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3154 ] |[网刊下载次数:259 ] |[引用频次:150 ] |[阅读次数:609 ]
  • 一种高效处理三维信号的自组织映射算法

    黎洪松;王艳华;

    针对传统自组织映射算法难以实现三维信号的非线性映射问题,提出三维自组织映射算法。采用二维输入层和三维输出层的神经网络结构,将邻域算法、竞争算法、学习算法和初始化算法的三维自组织映射算法应用于三维立体图像压缩编码。仿真实验表明,三维自组织映射算法的重构图像具有较好的峰值信噪比和主观品质。

    2014年02期 v.34;No.130 120-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67 ]
  • 基于电力线传输的血压监控系统

    张文亮;黄廷磊;刘冬梅;

    为了提高血压计的应用范围和血压测量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电力线传输的血压监控系统。该系统以示波法测量原理设计的血压计采集血压值,以C8051F340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其核心电路,通过电力线把血压值传输到服务器存储,应用PC机客户端查看生成的电子病历。实验结果表明,血压采集端采集的血压值可靠,整个系统运行正常。

    2014年02期 v.34;No.130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1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糊PID风量控制

    宗陆军;李雪梅;邓仁桥;

    针对煤矿主风机通风系统多变量、非线性、时变滞后性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模糊PID算法。该算法综合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PID调节的各自优点,既具有神经网络的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又具有模糊控制的非线性控制作用,同时兼备PID调节的广泛性。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响应速度、稳态精度均优于传统的PID调节,取得比较理想的控制效果。

    2014年02期 v.34;No.13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58 ]
  • 故障树分析法在列车数据展示中心的应用

    罗燕;刘庆华;谢跃雷;

    为了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将故障树分析法(FTA)应用于列车数据展示中心(DS)的预警模块。通过在DS中创建设备系统故障树,对建立的故障树模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该系统的等效模型和故障发生概率。DS将故障概率与事先设置的预警阈值比较,从而发出相应的预警警报。实例应用表明,故障树分析法是系统故障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保障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014年02期 v.34;No.130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7 ]
  • 非线性φ6型方程的局部临界周期分支

    陈挺;任达成;黄文韬;

    针对一类非线性波方程的局部临界周期分支问题,借用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计算对应平面微分自治系统的周期常数,得到平面自治系统原点成为一阶细中心的充要条件,并证明该系统在原点邻域存在1个局部临界周期分支。结果表明,该非线性波方程恰有1个局部临界周期分支。

    2014年02期 v.34;No.130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9 ]
  • Brown运动在Hlder范数下的拟必然局部Strassen重对数律

    谢德悦;刘永宏;李晓彬;

    为推广Strassen重对数律,研究了Brown运动在抽象Wiener空间下的局部极限性质。应用(r,p)-容度及Hlder范数意义下的Schilder定理,证明了拟必然局部Strassen重对数律,为研究多参数Brown运动的极限性质提供方法。

    2014年02期 v.34;No.130 14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5 ]
  • 稳态Poisson-Nernst-Planck方程的后验误差估计

    庄林飒;阳莺;

    为了运用自适应有限元方法求解Poisson-Nernst-Planck(PNP)方程,采用残量型方法构造出了后验误差估计子并给出了上界证明。结果表明,该后验误差估计子是有效的。

    2014年02期 v.34;No.130 147-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9 ]
  • 小波瀑布型多重网格法

    胡永明;蔡如华;李郴良;

    为了提高偏微分方程的计算精度,由瀑布型多重网格的速度收敛快以及小波多分辨分析的性质,通过改进传统瀑布型多重网格算法中的插值算子,提出一种新的小波瀑布型多重网格方法。数值结果表明,小波瀑布型多重网格方法比传统的瀑布型多重网格方法具有更高精度。

    2014年02期 v.34;No.130 152-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0 ]
  • 一类广义(2+1)维BKP方程的新孤子解

    林昕茜;唐生强;

    为求解一类典型的非线性微分方程——广义(2+1)维BKP方程,利用sine-cosine方法和tanh方法,求得该方程的一系列精确解,包括孤立波解、孤立波型解和紧解。通过方程的求解,证明sine-cosine方法和tanh方法是求解非线性数学物理方程的有力工具。

    2014年02期 v.34;No.130 156-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10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3 ]
  • 锥形管中血液栓塞的晶格玻尔兹曼方法

    陈佳民;李华兵;周锦阳;

    针对血液循环中血液栓塞问题,基于晶格玻尔兹曼方法建立二维锥形管模型,以不可变形的多个刚性粒子代表红细胞模拟血液在锥形管中的栓塞,考察粒子在流场中的平均速率,对粒子在管道中的运动进行跟踪,统计粒子在管道中的位置,求出粒子在管道不同水平位置的容积率,并记录栓塞瞬间整个管道粒子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压积越大越易发生栓塞,压差越大越不易发生栓塞,锥形管的出口处容易发生栓塞。

    2014年02期 v.34;No.130 162-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8 ]
  • 奥氏体不锈钢表面等离子渗锆合金层的抗酸腐蚀性研究

    陆小会;高原;韦文竹;张光耀;蔡航伟;

    为提高0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在特殊应用环境的耐酸腐蚀性能,采用双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在不锈钢基体表面渗锆,对渗锆合金层的相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将奥氏体不锈钢基体试样和表面渗锆试样分别在0.5 mol/LH2SO4溶液、0.5mol/L HNO3溶液、0.5 mol/L HCl溶液进行电化学腐蚀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H2SO4溶液、HNO3溶液、HCl溶液中,不锈钢基材的相对腐蚀速度分别是渗锆合金层的2.18倍、9.73倍、24.43倍;不锈钢基体表面腐蚀较为严重,而渗锆合金层表面仅出现轻微的局部腐蚀坑。奥氏体不锈钢表面渗锆后,渗锆合金层中合金元素呈梯度分布,且腐蚀时在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锆钝化膜,因而其抗酸腐蚀性能相对基体大幅提升,在HCl溶液比在H2SO4溶液和HNO3溶液中耐蚀效果更明显。

    2014年02期 v.34;No.130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169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8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