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反转在UWB-MIMO雷达中的应用

    蒋艳英;欧阳缮;晋良念;韩科委;

    针对UWB-MIMO雷达中的多径干扰问题,采用时间反转技术,利用多径环境中丰富的散射来达到高的目标检测概率。将时间反转应用到UWB-MIMO雷达中,推导出其时域模型表达式。与传统UWB-MIMO比较,在检测概率和目标的DOA估计上,加入时间反转处理后的性能优于传统UWB-MIMO。

    2013年03期 v.33;No.126 17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145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419 ]
  • 基于非对角元素方差最小感知字典的DOA估计

    黄芳;韩科委;刘庆华;

    针对传统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性能受到冗余字典中原子间相关性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格拉姆型矩阵非对角元素方差最小的感知字典设计准则,利用感知字典对OMP算法进行修正,提高了重构性能。针对存在噪声情况的DOA估计,将感知字典与多测量向量的OMP算法相结合,克服了原子间强相关性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了抗噪性能,在极低信噪比下能准确地进行DOA估计。

    2013年03期 v.33;No.126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11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3 ]
  • 基于开放式排队网络模型的4G无线中继系统

    张峻恺;苏卓生;冯穗力;庄宏成;

    针对高速率以及高载频带来基站小区边缘的收缩问题,在现有排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4G无线中继资源管理的分析模型,采用多级的开放式排队网络模型进行建模,并支持多种QoS业务。相比传统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反映不同的QoS服务流模型。

    2013年03期 v.33;No.126 182-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107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3 ]
  • RoF系统中OCS调制的色散特性研究

    罗登;陈明;聂娟;唐剑;

    为了降低RoF系统中色散的影响,研究了基于OCS调制的RoF链路传输性能,并对不同基带码元传输脉冲抗色散能力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高斯脉冲在光纤传输距离小于最大传输距离的1/2时,能够有效抵抗色散导致的码元时移效应,非归零码脉冲的抗色散能力相对比较稳定,适合长距离的传输。

    2013年03期 v.33;No.126 186-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 M-RADM速率自适应算法在瑞利衰落信道的适用性分析

    李燕龙;符杰林;

    针对速率自适应算法RADM在瑞利衰落信道下吞吐量低、适用性差的问题,提出了M-RADM算法。通过改变速率决策规则并实时修正统计窗口时间,使短期速率调整机制和长期速率调整机制有效配合,合理地调整了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瑞利平坦衰落信道下,M-RADM算法在满足一定误码性能的同时提高了吞吐量。

    2013年03期 v.33;No.126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5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161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8 ]
  • 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对单频接收机定位的影响

    刘露强;纪元法;孙希延;谭立国;

    针对电离层和对流层对GPS定位造成的影响,利用Klobuchar、Saastamoinen模型修正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在DSP+FPGA平台上实时接收卫星信号,并实现GPS定位。对比分析有模型修正与无模型修正2种情况得到的GPS定位结果表明,电离层和对流层延迟对定位结果的经纬度影响较小,对高度影响较大。

    2013年03期 v.33;No.126 196-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75 ]
  • GLONASS卫星信号模拟器设计与实现

    邓洪高;王帅;孙希延;纪元法;李银虎;

    针对GLONASS的特殊星历设计以及一般2阶数字频率合成方法难以满足卫星信号模拟器的精度问题,在分析GLONASS信号结构和传播模型的基础上,引入4阶Runge-Kutta数值积分外推法计算卫星位置,并设计高阶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实现模拟器的信号生成。实验结果表明,4阶Runge-Kutta数值积分外推法具有较高的卫星位置计算精度。

    2013年03期 v.33;No.126 200-2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5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89 ]
  • 基于SAE J1939协议的发动机数据采集显示系统

    许勇;廖爽;赵检群;李永伟;

    为给研究支持SAE J1939协议的发动机系统带来便利,开发了基于CAN总线的数据信息采集与分析仪和虚拟仪器显示系统。该系统采用CAN分析仪模拟发动机接收和发送信号,以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实现对总线上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将结果传送到上位机上显示。采用LabVIEW软件平台开发显示界面程序,实现人机交互界面,可以对基于SAE J1939协议的总线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故障诊断和总线监测。测试结果表明,在通信速率较低的情况下,CAN总线上需要监测的信息能够被准确识别并显示,错误信息能触发系统报警并在上位机界面上显示。系统操作方便,上手简单。

    2013年03期 v.33;No.126 205-2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7 ]
  • 基于SOPC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刘强;潘明;刘大鹏;

    为生产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实时性高的视频监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的嵌入式视频监控方案。以台湾友晶公司的DE2FPGA开发板为硬件平台,以Quartus II 9.0和NIOS II 9.0为软件平台,实现了对数字图像传感器MT9M111输出的ITU-R BT.656视频流的采集、色彩空间转换、VGA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图像能够以640×480(30Hz)显示格式在VGA显示器上实时显示,具有截屏静止、存储等功能。与传统方案相比,该方案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减少软硬件设计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2013年03期 v.33;No.126 210-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114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17 ]
  • 基于景深图像的身高测量系统设计

    周长劭;史卓;

    针对传统手工比对测量身高方法的不足,通过Kinect传感设备引入景深图像,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景深图像实时测量人体身高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同时对多人的身高估计测量,比传统的测量方法快捷,适用于人流量较大的场合。

    2013年03期 v.33;No.126 214-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6K]
    [下载次数:543 ] |[网刊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78 ]
  •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机床伺服系统故障诊断

    唐甜;张向利;陶晗;韦礼凯;

    针对故障复杂、传统维修方法较难实现快速、准确的故障定位问题,在克服传统BP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基于LM-BP的神经网络方法,对机床伺服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机床故障诊断方案,应用3层BP神经网络,建立机床伺服系统LM-BP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实现在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力系统中,根据设备运行参数的变化调整分类过程,准确判断故障及其位置。实验结果表明,LM-BP神经网络较传统BP神经网络能更精确地诊断机床运行中伺服系统的故障和预测机床运行中伺服系统出现的故障类型。

    2013年03期 v.33;No.126 218-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193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242 ]
  • 基于分类和代价期望的WSN QoS路由协议

    李建洲;王海涛;陶安;刘波;

    针对EAQR和QMR协议综合考虑QoS指标时没有体现各种指标间相互联系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分类和代价期望的WSN路由协议——CCECRP。CCECRP协议考虑了时延、丢包率、能耗和可靠性等QoS指标间的联系;其数据包分为普通包和重要包,网络节点形成簇结构并在簇头进行数据融合。不同类别的数据包根据不同的代价期望选择路由,采用的排队机制也不相同。协议中还应用了拥塞反馈机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CCECRP协议能够有效地延长网络生存期,增加收包数,提高投递率,实现重要包的可靠、快速传输。CCECRP协议提高了WSN的利用效率,具有较好的服务质量。

    2013年03期 v.33;No.126 223-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40 ]
  • 一种新的嵌入式系统存储器测试算法及应用

    周上群;

    针对目前存储器测试算法的故障覆盖率和测试效率不能兼顾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棋盘走步测试算法。通过对存储单元的数据构造棋盘图形,同时对地址进行升序和降序的走步,实现了快速有效的测试。结合MPC8548ECPU的硬件系统,完成了测试算法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高效,适合嵌入式系统对存储器的测试应用。

    2013年03期 v.33;No.126 228-230+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136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7 ]
  • 基于IPv6的入侵检测系统

    余思东;黄欣;万荣泽;

    针对IPv6环境下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IPv6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IDSMIPv6。该模型的关键技术模块包括特征检测、规则管理和高速匹配及网络阻断。通过构建仿真实验环境,对系统进行攻击检测效果测试,验证本系统的数据包的捕获、解析和检测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IDSMIPv6系统对攻击的漏报和误报率极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013年03期 v.33;No.126 231-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129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8 ]
  • 一种可探测新颖类别的数据流分类算法

    邱良佩;缪裕青;陈宏;张锦杏;

    针对可探测新颖类别的数据流分类算法不能处理混合属性且新颖类别探测准确率不高,引入VFDTc算法作为基分类器学习算法,并改进新颖类别探测方法以处理混合属性数据和提高新颖类别的探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分类模型学习效率、数据流分类精度和处理速率。

    2013年03期 v.33;No.126 236-2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4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80 ]
  • 基于OBDD的多方信息安全比较相等协议

    何仲春;古天龙;

    针对现有解决方案计算复杂度高、编码规模大以及因明文数量限制而导致的密文碰撞的安全问题,利用基于OBDD的安全函数评估协议和加法同态加密机制,提出一个新的多方信息安全比较相等协议,并分析了该协议的安全性、正确性和效率。该协议对参与者的私有信息采用常规的二进制编码,利用基于OBDD的安全函数评估协议对参与者的私有信息进行评估,并利用加法同态加密机制计算具有相等私有信息的参与者数目。与已有解决方案相比,该协议不仅降低了计算复杂度,而且弥补了已有解决方案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2013年03期 v.33;No.126 241-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1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4 ]
  • Web服务认证技术综述

    何倩;王芳;柴华昕;李佳;

    Web服务为代表的软件服务及服务协同成为互联网应用的主流,针对Web服务认证是Web服务访问控制和安全调用的前提,分析传统认证机制在满足Web服务对跨域认证需求方面所存在的缺陷,归纳和分类了当前Web服务认证技术的研究成果,论述Web服务安全标准WS-Security、基于声明标记语言SAML和基于XML加密管理规范XKMS的服务认证技术,最后讨论了Web服务认证技术的挑战和研究趋势。

    2013年03期 v.33;No.126 246-2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60 ]
  • Mg70(A0.25Ni0.75)30合金结构及储氢性能

    钟燕;王仲民;陈何欣;吕朋;王凤;

    为研究稀土元素Ce、Y对非晶储氢合金催化及其性能的影响,采用快淬法制备Mg70(A0.25Ni0.75)30(A=Ce,Y)合金,使用Sievert’s气体吸附技术和差示热扫描技术研究其储氢性能和热力学稳定性。XRD衍射分析显示,快淬制备的合金为非晶合金,但在573K、2MPa的氢压下,氢化后的Mg70(Y0.25Ni0.75)30会产生MgH2、Mg2NiH4和2相,Mg70(Ce0.25Ni0.75)30会产生Mg2NiH4、CeNi5和MgH2相。不同温度的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快淬法制备的Mg70-(Ce0.25Ni0.75)30和Mg70(Y0.25Ni0.75)30合金分别获得的最大吸氢量为质量分数4.42%和3.09%,Mg70(Ce0.25Ni0.75)30和Mg70(Y0.25Ni0.75)30合金前100s吸氢量分别达到各自最大吸氢量的97%和87%。通过对DSC曲线的分析发现,Mg70(A0.25Ni0.75)30的脱氢活化能较低,分别为111.025±2.790kJ/mol(A=Ce)、84.843±2.057kJ/mol(A=Y)和152.207±6.764kJ/mol(A=Y)。实验结果表明,Y元素对Mg70(A0.25Ni0.75)30合金催化及储氢性能的改善要优于Ce元素。

    2013年03期 v.33;No.126 253-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