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郑;段吉海;黄胜;
针对传统的宽带LNA普遍存在噪声系数大、芯片面积相对较大等不足,采用0.18!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IEEE802.11a的全集成低噪声放大器(LNA),选用源级电感负反馈电路,实现了良好的输入匹配。调整偏置电压和MOS管的宽长比进行了噪声优化。后仿真结果表明,在5.15~5.825GHz的频带范围内,增益S21大于16.03dB,增益平坦度为1.51dB,最大噪声系数和输入三阶截点分别为2.565dB、-2.15dBm。采用1.8V电源供电,电路总功耗约为13.29mW。
2012年06期 v.32;No.123 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郑;段吉海;黄胜;
针对传统的宽带LNA普遍存在噪声系数大、芯片面积相对较大等不足,采用0.18!m CMOS工艺设计了一种基于IEEE802.11a的全集成低噪声放大器(LNA),选用源级电感负反馈电路,实现了良好的输入匹配。调整偏置电压和MOS管的宽长比进行了噪声优化。后仿真结果表明,在5.15~5.825GHz的频带范围内,增益S21大于16.03dB,增益平坦度为1.51dB,最大噪声系数和输入三阶截点分别为2.565dB、-2.15dBm。采用1.8V电源供电,电路总功耗约为13.29mW。
2012年06期 v.32;No.123 431-4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2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剑锋;胡兵;
信道预测技术可以为自适应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道状态信息。针对现有的信道预测算法都是假设已知当前及以前的信道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忽略信道估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LS信道估计的时变多径信道的时域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OFDM系统模型,以当前接收的导频符号序列为观测值进行LS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的频域值,然后通过IDFT变换到时域,结合AR模型来预测未来信道衰落系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频域预测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最小均方误差,能很好地满足自适应OFDM系统中时变多径信道的要求。
2012年06期 v.32;No.123 435-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万剑锋;胡兵;
信道预测技术可以为自适应系统提供准确及时的信道状态信息。针对现有的信道预测算法都是假设已知当前及以前的信道信息来预测未来的信道状态信息而忽略信道估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LS信道估计的时变多径信道的时域预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自适应OFDM系统模型,以当前接收的导频符号序列为观测值进行LS信道估计得到信道的频域值,然后通过IDFT变换到时域,结合AR模型来预测未来信道衰落系数。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频域预测算法相比,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最小均方误差,能很好地满足自适应OFDM系统中时变多径信道的要求。
2012年06期 v.32;No.123 435-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1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治军;张向利;
为解决功能单一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G2580多任务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通过将删改过的Linux内核以及文件系统移植到ARM芯片中完成主控芯片对各硬件系统的支持,实现了基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语音监听、现场喊话和红外夜视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方案合理,能够较好地达到设计目的和要求,相比功能单一的无线视频监控,该方案更灵活,使用范围更广泛。
2012年06期 v.32;No.123 439-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治军;张向利;
为解决功能单一的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G2580多任务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通过将删改过的Linux内核以及文件系统移植到ARM芯片中完成主控芯片对各硬件系统的支持,实现了基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语音监听、现场喊话和红外夜视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方案合理,能够较好地达到设计目的和要求,相比功能单一的无线视频监控,该方案更灵活,使用范围更广泛。
2012年06期 v.32;No.123 439-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6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周卫;董荣胜;
为分析局部网络拓扑信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基于势博弈构建了局部多功率控制模型LMTCPGT,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给出Local-MTCPGT算法,研究节点拥有局部网络拓扑信息对网络性能优化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使用适当的局部网络拓扑信息比使用全局网络拓扑信息产生更高效的拓扑。
2012年06期 v.32;No.123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周卫;董荣胜;
为分析局部网络拓扑信息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基于势博弈构建了局部多功率控制模型LMTCPGT,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给出Local-MTCPGT算法,研究节点拥有局部网络拓扑信息对网络性能优化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使用适当的局部网络拓扑信息比使用全局网络拓扑信息产生更高效的拓扑。
2012年06期 v.32;No.123 442-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梁栋;邹玉华;
利用COSMIC掩星观测获得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研究了2007-2011年的电离层F2层峰电子密度(NmF2)的全球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赤道电离层异常因地方时和经度而变化,在LT11-LT14期间存在明显的沿经度变化的四峰结构。在北半球夏季夜间,北纬60°区域NmF2显著增强,即广义的威德尔海异常现象;在南半球夏季夜间,在威德尔海区域也出现了NmF2增强的现象。此外,与太阳活动低年相比,太阳活动增强期间的威德尔海异常区域的地理范围明显增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47-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梁栋;邹玉华;
利用COSMIC掩星观测获得的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数据,研究了2007-2011年的电离层F2层峰电子密度(NmF2)的全球分布特征。结果发现,赤道电离层异常因地方时和经度而变化,在LT11-LT14期间存在明显的沿经度变化的四峰结构。在北半球夏季夜间,北纬60°区域NmF2显著增强,即广义的威德尔海异常现象;在南半球夏季夜间,在威德尔海区域也出现了NmF2增强的现象。此外,与太阳活动低年相比,太阳活动增强期间的威德尔海异常区域的地理范围明显增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47-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祁威;邹玉华;
为了研究桂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特征,利用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数据,分析了幅度闪烁的逐月变化特征和发生的地方时、方位角。结果表明,幅度闪烁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且秋季幅度闪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均比春季大。此外,幅度闪烁均发生在地方时19点至次日4点桂林上空的南部地区,同时伴随相位闪烁和TEC耗空。
2012年06期 v.32;No.123 451-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祁威;邹玉华;
为了研究桂林地区GPS电离层闪烁特征,利用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的GPS电离层闪烁监测数据,分析了幅度闪烁的逐月变化特征和发生的地方时、方位角。结果表明,幅度闪烁主要发生在春秋季,且秋季幅度闪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均比春季大。此外,幅度闪烁均发生在地方时19点至次日4点桂林上空的南部地区,同时伴随相位闪烁和TEC耗空。
2012年06期 v.32;No.123 451-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8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陆;林文长;江瑾;
针对LSCCMA在干扰信号来波方向上不能形成明显零限的局限性,以及需要避开强干扰来波信号的应用场合,提出基于干扰信号导向矢量算法(LICCMA),该算法在常规CMA的基本条件上增加了干扰零陷的约束条件,以干扰信号零陷为目标进行算法优化设计。与LSCCMA相比,LICCMA在干扰信号强于期望信号的环境,在干扰信号来波方向上形成明显的零陷,提高了信号的信干比。
2012年06期 v.32;No.123 456-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晓陆;林文长;江瑾;
针对LSCCMA在干扰信号来波方向上不能形成明显零限的局限性,以及需要避开强干扰来波信号的应用场合,提出基于干扰信号导向矢量算法(LICCMA),该算法在常规CMA的基本条件上增加了干扰零陷的约束条件,以干扰信号零陷为目标进行算法优化设计。与LSCCMA相比,LICCMA在干扰信号强于期望信号的环境,在干扰信号来波方向上形成明显的零陷,提高了信号的信干比。
2012年06期 v.32;No.123 456-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1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纲;高兴宇;
针对目前光电检测样品中弧面、柱面、球面等金属零件检测的照明方案存在的样品反光强,容易产生眩光,难以满足样品表面照明均匀的缺陷,通过4种不同的照明方式对弧面内螺纹零件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一种能较好改善其照明均匀性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检测样品使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得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漫射照明是目前针对这种弧面内螺纹零件缺陷光电检测的一种较好的照明方式。
2012年06期 v.32;No.123 460-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陈纲;高兴宇;
针对目前光电检测样品中弧面、柱面、球面等金属零件检测的照明方案存在的样品反光强,容易产生眩光,难以满足样品表面照明均匀的缺陷,通过4种不同的照明方式对弧面内螺纹零件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一种能较好改善其照明均匀性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检测样品使用不同的照明方式,得到的效果完全不一样,漫射照明是目前针对这种弧面内螺纹零件缺陷光电检测的一种较好的照明方式。
2012年06期 v.32;No.123 460-4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郝卫东;蒋杰;霍崇浩;
为了实现传统故障录波器兼容IEC61850通信协议,增加故障录波器通信方式,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结合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服务端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主要类进行设计。根据传统故障录波器采集模块的特点,选取IEC61850-8-1中的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报文制造规范(MMS)作为服务端模型通信协议。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调度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故障录波器监测对象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逻辑节点,有利于服务端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2012年06期 v.32;No.123 4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郝卫东;蒋杰;霍崇浩;
为了实现传统故障录波器兼容IEC61850通信协议,增加故障录波器通信方式,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结合模块化设计思想,建立服务端模型,并对模型中的主要类进行设计。根据传统故障录波器采集模块的特点,选取IEC61850-8-1中的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映射到报文制造规范(MMS)作为服务端模型通信协议。基于IEC61850通信协议的调度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根据故障录波器监测对象的特点建立相应的逻辑节点,有利于服务端模型的设计与实现。
2012年06期 v.32;No.123 464-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6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石龙;强保华;何倩;吴春明;谌超;
属性抽取主要基于单元素属性抽取,而多元素属性抽取的研究较少。针对多元素组成属性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查询接口DOM结构的属性抽取方法,该方法将查询接口解析成DOM,基于DOM节点提取查询接口上对应的表单元素,对从查询接口上提取获得的元素集合进行二次聚类,挖掘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最终将元素组合形成属性。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抽取接口上的单元素属性和多元素属性,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68-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石龙;强保华;何倩;吴春明;谌超;
属性抽取主要基于单元素属性抽取,而多元素属性抽取的研究较少。针对多元素组成属性情况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查询接口DOM结构的属性抽取方法,该方法将查询接口解析成DOM,基于DOM节点提取查询接口上对应的表单元素,对从查询接口上提取获得的元素集合进行二次聚类,挖掘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最终将元素组合形成属性。这种方法能很好地抽取接口上的单元素属性和多元素属性,实验结果表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68-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会会;董荣胜;
为了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可靠性,需考虑网络组件的权值及用户的具体需求,因此,针对随机加权网络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合随机加权网络的定义,构建了相应的形式化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给出基于EED构建随机加权网络的OBDD结构算法,同时还给出基于OBDD计算网络可靠性的算法并对其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实例计算与分析表明,提出的算法计算高效、精确性高,具备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可靠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73-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会会;董荣胜;
为了获得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可靠性,需考虑网络组件的权值及用户的具体需求,因此,针对随机加权网络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合随机加权网络的定义,构建了相应的形式化模型,并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给出基于EED构建随机加权网络的OBDD结构算法,同时还给出基于OBDD计算网络可靠性的算法并对其复杂性进行了分析。实例计算与分析表明,提出的算法计算高效、精确性高,具备满足用户需求的网络可靠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73-4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6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静;谢慧;张德军;
针对跳端口技术中端口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PKI的跳端口通信技术。构建基于PKI的跳端口通信模型,详述了系统模型及实现过程,并对该技术中同步机制、跳变频率、密钥管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信双方通过采用基于PKI的认证以及临时协商端口号,可减少跳端口表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增大攻击者假冒、截获等攻击难度。相对原有跳变系统,基于PKI的跳端口信息隐蔽性及跳端口通信安全性有效增强。
2012年06期 v.32;No.123 479-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李静;谢慧;张德军;
针对跳端口技术中端口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基于PKI的跳端口通信技术。构建基于PKI的跳端口通信模型,详述了系统模型及实现过程,并对该技术中同步机制、跳变频率、密钥管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通信双方通过采用基于PKI的认证以及临时协商端口号,可减少跳端口表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增大攻击者假冒、截获等攻击难度。相对原有跳变系统,基于PKI的跳端口信息隐蔽性及跳端口通信安全性有效增强。
2012年06期 v.32;No.123 479-4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2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杨元挺;李妹;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和检测率,基于肤色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与识别,给出嵌入式平台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基于TQ2440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该系统,结合现场采集的图片进行人脸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速度快,检测率高。
2012年06期 v.32;No.123 48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杨元挺;李妹;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和检测率,基于肤色与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与识别,给出嵌入式平台的自动人脸识别系统的完整设计方案。基于TQ2440嵌入式开发平台实现该系统,结合现场采集的图片进行人脸识别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速度快,检测率高。
2012年06期 v.32;No.123 483-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6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乔涵丽;马昌凤;
为了确定NMF算法中的基个数,提出了基于SVD的能量提取法。该方法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从中提取90%的能量作为NMF算法中的基个数,避免了随机选取带来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数值实验从运行时间、目标函数值和欧式距离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且相对较优的。
2012年06期 v.32;No.123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乔涵丽;马昌凤;
为了确定NMF算法中的基个数,提出了基于SVD的能量提取法。该方法对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从中提取90%的能量作为NMF算法中的基个数,避免了随机选取带来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数值实验从运行时间、目标函数值和欧式距离等方面进行对比,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且相对较优的。
2012年06期 v.32;No.123 487-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狄勇婧;段复建;
为减少大规模的矩阵计算,简化矩阵方程的数值计算,研究了分块矩阵和的Schur补的性质。通过研究矩阵的分块置换对Schur补的影响,获得分块矩阵和的Schur补的2个性质,并在理论上予以证明,为处理大规模的矩阵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0-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狄勇婧;段复建;
为减少大规模的矩阵计算,简化矩阵方程的数值计算,研究了分块矩阵和的Schur补的性质。通过研究矩阵的分块置换对Schur补的影响,获得分块矩阵和的Schur补的2个性质,并在理论上予以证明,为处理大规模的矩阵计算提供了理论支撑。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0-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孙中波;许春玲;
针对无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类充分下降的混合共轭梯度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均可得到充分下降的搜索方向。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和R-收敛速率。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3-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中波;许春玲;
针对无约束优化问题,提出一类充分下降的混合共轭梯度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过程中均可得到充分下降的搜索方向。在适当条件下,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和R-收敛速率。数值结果表明该算法是可行、有效的。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3-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祥玲;朱志斌;周志轩;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投影梯度思想的SQP-滤子算法,滤子技术的引入使得该算法不需要求解二次规划子问题。借助于共轭投影梯度思想能有效避免常规滤子算法中的恢复算法,简化了算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证明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祥玲;朱志斌;周志轩;
提出了一种基于共轭投影梯度思想的SQP-滤子算法,滤子技术的引入使得该算法不需要求解二次规划子问题。借助于共轭投影梯度思想能有效避免常规滤子算法中的恢复算法,简化了算法结构。在一定条件下,证明该算法具有全局收敛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6-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绍波;黄云腾;朱宁;
对多元线性模型有偏估计的预测问题,利用矩阵不等式的性质,提出判别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岭型预测和广义岭型预测最优性的一个Ri(.)准则,找到了广义岭型预测在该准则下,比最优线性无偏预测优越的充要条件,及在矩阵迹意义下优于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岭型预测的充分条件,为多元线性模型两类预测量的最优性判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诊断方法。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李绍波;黄云腾;朱宁;
对多元线性模型有偏估计的预测问题,利用矩阵不等式的性质,提出判别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岭型预测和广义岭型预测最优性的一个Ri(.)准则,找到了广义岭型预测在该准则下,比最优线性无偏预测优越的充要条件,及在矩阵迹意义下优于最优线性无偏预测、岭型预测的充分条件,为多元线性模型两类预测量的最优性判别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诊断方法。
2012年06期 v.32;No.123 499-5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贵竹青;朱华丽;朱志斌;
为求解线性二阶锥规划,介绍了一种修正FR共轭梯度法。给出线性二阶锥规划问题的KKT条件,利用F-B光滑函数将互补性条件光滑化,将KKT条件转化成一个与之等价的光滑非线性方程组,给出一个价值函数,将光滑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利用共轭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证明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504-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贵竹青;朱华丽;朱志斌;
为求解线性二阶锥规划,介绍了一种修正FR共轭梯度法。给出线性二阶锥规划问题的KKT条件,利用F-B光滑函数将互补性条件光滑化,将KKT条件转化成一个与之等价的光滑非线性方程组,给出一个价值函数,将光滑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利用共轭梯度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得到原问题的最优解。证明该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2012年06期 v.32;No.123 504-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4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Muhammad-Sadeeq;Adetunji Balogun;王仲民;黄贺伟;刘文平;倪成员;李高;
为改善LaNi4.1Co0.6Mn0.3储氢合金的性能,研究了系列LaNi4.1-xCo0.6Mn0.3Alx(x=0,0.15,0.3,0.45)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合金为典型CaCu5型AB5储氢合金,随着Al替代量增加,LaNi5相的晶胞参数a、c、c/a值和晶胞体积逐渐增大,相应合金的放电容量有所降低,但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和不可逆自放电和高温容量得到明显改善。6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60)分别为58.79%(x=0)、79.72%(x=0.3)、79.35%(x=0.45);合金电极不可逆容量损失率(贮存96h)由14.41%(x=0)降到2.38%(x=0.45)。在323K的放电容量由266.04mA.h/g(x=0)增加到302.4mA.h/g(x=0.15)、302.12mA.h/g(x=0.3)和299.88mA.h/g(x=0.45)。但Al替代Ni后,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0和氢原子在合金内部的氢扩散系数DH降低,导致其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
2012年06期 v.32;No.123 508-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uhammad-Sadeeq;Adetunji Balogun;王仲民;黄贺伟;刘文平;倪成员;李高;
为改善LaNi4.1Co0.6Mn0.3储氢合金的性能,研究了系列LaNi4.1-xCo0.6Mn0.3Alx(x=0,0.15,0.3,0.45)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储氢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合金为典型CaCu5型AB5储氢合金,随着Al替代量增加,LaNi5相的晶胞参数a、c、c/a值和晶胞体积逐渐增大,相应合金的放电容量有所降低,但合金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和不可逆自放电和高温容量得到明显改善。60个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S60)分别为58.79%(x=0)、79.72%(x=0.3)、79.35%(x=0.45);合金电极不可逆容量损失率(贮存96h)由14.41%(x=0)降到2.38%(x=0.45)。在323K的放电容量由266.04mA.h/g(x=0)增加到302.4mA.h/g(x=0.15)、302.12mA.h/g(x=0.3)和299.88mA.h/g(x=0.45)。但Al替代Ni后,合金电极的交换电流密度I0和氢原子在合金内部的氢扩散系数DH降低,导致其高倍率放电性能变差。
2012年06期 v.32;No.123 508-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8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
2012年06期 v.32;No.123 514-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2012年06期 v.32;No.123 514-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通信与信息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交通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工业艺术与设计、材料加工工程等方面有创新、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
2012年06期 v.32;No.123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主管主办的自然科学学术期刊,主要刊载通信与信息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交通工程、数学与计算科学、工业艺术与设计、材料加工工程等方面有创新、有参考价值的学术论文。
2012年06期 v.32;No.123 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