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介质串联馈电线性偶极子阵列

    曹卫平;温金芳;李思敏;

    基于超介质的相位超前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串联线性偶极子阵列。该阵列利用负折射指数相移线代替传统一个导波波长(λg)的弯折线进行馈电。其中,NRI相移线采用CPS技术,并通过在主传输线上周期性地加载串联电容和并联电感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串联馈电线性偶极子天线具有带宽宽、体积小、波束倾斜小、制作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

    2010年06期 v.30;No.111 53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超介质串联馈电线性偶极子阵列

    曹卫平;温金芳;李思敏;

    基于超介质的相位超前理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串联线性偶极子阵列。该阵列利用负折射指数相移线代替传统一个导波波长(λg)的弯折线进行馈电。其中,NRI相移线采用CPS技术,并通过在主传输线上周期性地加载串联电容和并联电感来实现。研究结果表明:串联馈电线性偶极子天线具有带宽宽、体积小、波束倾斜小、制作简单、易于集成等优点。

    2010年06期 v.30;No.111 53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Hyperlynx的高速互连信号串扰分析

    熊青松;吴兆华;陈品;赵强;

    基于高速信号完整性理论,借助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Hyperlynx仿真软件,对高速PCB中造成信号串扰的多个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并用该软件中的Board Si m模块对整板进行全局仿真和关键网络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串扰随着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线间距是线宽的3倍以上时,两线间的串扰已经很小;串扰受信号频率的影响也比较大,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变大;当耦合长度小于饱和长度时,串扰将随着耦合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耦合长度大于饱和长度时,近端串扰值将为一个稳定值;研究表明,合理的端接可以有效地减少传输线间的串扰。

    2010年06期 v.30;No.111 537-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基于Hyperlynx的高速互连信号串扰分析

    熊青松;吴兆华;陈品;赵强;

    基于高速信号完整性理论,借助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Hyperlynx仿真软件,对高速PCB中造成信号串扰的多个因素进行仿真分析,并用该软件中的Board Si m模块对整板进行全局仿真和关键网络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串扰随着线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当线间距是线宽的3倍以上时,两线间的串扰已经很小;串扰受信号频率的影响也比较大,随着频率的升高而变大;当耦合长度小于饱和长度时,串扰将随着耦合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耦合长度大于饱和长度时,近端串扰值将为一个稳定值;研究表明,合理的端接可以有效地减少传输线间的串扰。

    2010年06期 v.30;No.111 537-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2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码率兼容LDPC码的构造方法

    刘晓琳;刘庆华;陈紫强;

    采用LDPC码编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构造的编码校验矩阵,可以生成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码率兼容子码。根据删除LDPC码译码恢复的特点,依次构造各级可恢复节点对应的子校验矩阵,然后根据剩余节点度对编码校验矩阵进行PEG扩展,得到适合删除的LDPC码校验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构造的LDPC码比其他方法构造的LDPC码有更好的码字删除性能,并且删除子码可以获得更高的码率。

    2010年06期 v.30;No.111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码率兼容LDPC码的构造方法

    刘晓琳;刘庆华;陈紫强;

    采用LDPC码编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构造的编码校验矩阵,可以生成一系列性能优异的码率兼容子码。根据删除LDPC码译码恢复的特点,依次构造各级可恢复节点对应的子校验矩阵,然后根据剩余节点度对编码校验矩阵进行PEG扩展,得到适合删除的LDPC码校验矩阵。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构造的LDPC码比其他方法构造的LDPC码有更好的码字删除性能,并且删除子码可以获得更高的码率。

    2010年06期 v.30;No.111 541-5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1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道路监测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陈平华;

    为了能够准确的得到车速和车长信息,对道路监测中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在联合检测方法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航迹的检测算法,并通过算法验证和例证分析,对得出的方案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检测性能得到较大提高,该算法将能够较好的对车辆目标进行检测与识别。

    2010年06期 v.30;No.111 545-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道路监测雷达信号处理算法研究

    陈平华;

    为了能够准确的得到车速和车长信息,对道路监测中雷达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了研究,在联合检测方法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航迹的检测算法,并通过算法验证和例证分析,对得出的方案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检测性能得到较大提高,该算法将能够较好的对车辆目标进行检测与识别。

    2010年06期 v.30;No.111 545-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免测距的节点自定位算法

    郑晨;王玫;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利用有限的锚节点信息从而实现对全网内所有节点的定位。而同心圆定位方法是精度较高的免测距定位算法,通过将一些与锚节点通信半径最接近点的距离范围形成不同程度的圆环,然后彼此相交增加对未知节点的几何约束关系并对其进行位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同时计算和通信开销适中,不需要节点具备测距能力,是一个可扩展的算法,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密集网络。

    2010年06期 v.30;No.111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免测距的节点自定位算法

    郑晨;王玫;

    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利用有限的锚节点信息从而实现对全网内所有节点的定位。而同心圆定位方法是精度较高的免测距定位算法,通过将一些与锚节点通信半径最接近点的距离范围形成不同程度的圆环,然后彼此相交增加对未知节点的几何约束关系并对其进行位置估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同时计算和通信开销适中,不需要节点具备测距能力,是一个可扩展的算法,适用于各向同性的密集网络。

    2010年06期 v.30;No.111 550-5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线性系统模态参数识别的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

    俞林宏;刘庆华;

    为了解决系统模型的在线辨识,一种用于线性时变系统辨识的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能够实现对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在线递推估计。通过应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传播函数方法,代替了子空间辨识中的奇异值分解,得到一种基于传播函数方法的递推子空间算法。该算法避免了奇异值分解计算量大的缺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量。最后通过Ansys建立线性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计算量并且能准确地辨识出线性系统的模态参数。

    2010年06期 v.30;No.111 553-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线性系统模态参数识别的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

    俞林宏;刘庆华;

    为了解决系统模型的在线辨识,一种用于线性时变系统辨识的递推子空间辨识方法,能够实现对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在线递推估计。通过应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传播函数方法,代替了子空间辨识中的奇异值分解,得到一种基于传播函数方法的递推子空间算法。该算法避免了奇异值分解计算量大的缺点,可以有效地降低计算量。最后通过Ansys建立线性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降低计算量并且能准确地辨识出线性系统的模态参数。

    2010年06期 v.30;No.111 553-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亮度可控WLEDs驱动芯片的PSM调制设计

    陈科;唐宁;

    一种基于DC-DC升压转换器控制的跨周期调制(PSM),可驱动亮度可调节的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s),既保留了DPWM的优点和灵活性,同时又降低了成本和复杂性。根据PSM控制器的原理,在Cadence软件仿真环境下使用CSMC 0.5μm CMOS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芯片在电源电压从2.7 V变大到5.5 V时具有较高的效率,性能参数达到设计目标。

    2010年06期 v.30;No.111 55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应用于亮度可控WLEDs驱动芯片的PSM调制设计

    陈科;唐宁;

    一种基于DC-DC升压转换器控制的跨周期调制(PSM),可驱动亮度可调节的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s),既保留了DPWM的优点和灵活性,同时又降低了成本和复杂性。根据PSM控制器的原理,在Cadence软件仿真环境下使用CSMC 0.5μm CMOS对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芯片在电源电压从2.7 V变大到5.5 V时具有较高的效率,性能参数达到设计目标。

    2010年06期 v.30;No.111 557-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模糊Smith-PID控制器在空调房间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唐良宝;阚丹青;赵智林;

    为了解决变风量(VAV)空调房间温度控制系统中非线性、滞后等缺点,采用一种模糊Smith-PID控制策略,通过水域温度控制实验进行验证,并与常规Smith算法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鲁棒性等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论证了模糊Smith-PID控制算法在空调房间温控系统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模糊Smith-PID控制算法可使温度控制精度在±0.5℃,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模糊Smith-PID控制器在空调房间温控系统中的应用

    唐良宝;阚丹青;赵智林;

    为了解决变风量(VAV)空调房间温度控制系统中非线性、滞后等缺点,采用一种模糊Smith-PID控制策略,通过水域温度控制实验进行验证,并与常规Smith算法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鲁棒性等进行比较研究,同时论证了模糊Smith-PID控制算法在空调房间温控系统中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模糊Smith-PID控制算法可使温度控制精度在±0.5℃,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61-5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1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的新型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控制器设计

    陈江彬;韦寿祺;

    根据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及其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控制器的特点与目前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DSP的数字化高压电源控制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软硬件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能精确地调节和稳定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并具有可靠的过压、过流和高压放电保护设计,达到了性能指标。整个系统高效可靠,克服了传统的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模拟控制器的诸多缺点,具有电路简单、控制灵活、方便升级等优点,为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的数字化控制提供可参考依据。

    2010年06期 v.30;No.111 56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基于DSP的新型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控制器设计

    陈江彬;韦寿祺;

    根据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及其控制器的工作原理,结合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控制器的特点与目前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DSP的数字化高压电源控制方案,并详细介绍了软硬件实现方法。实验表明,该控制器能精确地调节和稳定高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并具有可靠的过压、过流和高压放电保护设计,达到了性能指标。整个系统高效可靠,克服了传统的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模拟控制器的诸多缺点,具有电路简单、控制灵活、方便升级等优点,为电子束焊机高压电源的数字化控制提供可参考依据。

    2010年06期 v.30;No.111 56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约束满足问题求解的符号OBDD技术

    徐周波;古天龙;

    约束满足问题(CSP)是人工智能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讨论CSP的有序二叉决策图(OBDD)描述,给出了CSP的符号OBDD求解算法。其算法是在CSP的符号表示的基础上,首先对CSP中的所有变量根据其在约束图中的度的大小进行递增排序,然后按照此变量序将CSP分成n个子问题分别进行求解,其中n为CSP中变量数,最后利用OBDD的"与"操作合并所有子问题,所得的OBDD即为满足所有约束的CSP的所有解。通过与桶消元算法和符号OBDD直接求解算法的实验对比,证明本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7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约束满足问题求解的符号OBDD技术

    徐周波;古天龙;

    约束满足问题(CSP)是人工智能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讨论CSP的有序二叉决策图(OBDD)描述,给出了CSP的符号OBDD求解算法。其算法是在CSP的符号表示的基础上,首先对CSP中的所有变量根据其在约束图中的度的大小进行递增排序,然后按照此变量序将CSP分成n个子问题分别进行求解,其中n为CSP中变量数,最后利用OBDD的"与"操作合并所有子问题,所得的OBDD即为满足所有约束的CSP的所有解。通过与桶消元算法和符号OBDD直接求解算法的实验对比,证明本算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70-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维空间中刚体惯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王瑾;曾雅琼;

    针对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测量刚体9个惯性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刚体运动的非线性方程同时求得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质心、转动惯量、惯性积。在基于万向轴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刚体惯性参数测量仪。仪器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测量平台上刚体的9个惯性参数的同步化及自动化测量,且测量精度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2010年06期 v.30;No.111 57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三维空间中刚体惯性参数的测量方法

    王瑾;曾雅琼;

    针对三维空间,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测量刚体9个惯性参数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刚体运动的非线性方程同时求得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质心、转动惯量、惯性积。在基于万向轴的基础上,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刚体惯性参数测量仪。仪器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测量平台上刚体的9个惯性参数的同步化及自动化测量,且测量精度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2010年06期 v.30;No.111 573-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Linux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小虎;

    研究了嵌入式领域中常见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案,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种实时、可靠的远程监控系统,将嵌入式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采用S3C2440为主控芯片,移植了具有实时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设计了相应的设备驱动及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对数据进行传输和管理。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7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嵌入式Linux远程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刘小虎;

    研究了嵌入式领域中常见的远程监控系统的方案,从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一种实时、可靠的远程监控系统,将嵌入式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采用S3C2440为主控芯片,移植了具有实时性的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设计了相应的设备驱动及应用程序,充分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对数据进行传输和管理。实验结果验证所提出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7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DBN信息融合的说话人识别方法

    王润舵;

    人的声音虽然具有个性特征,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语音也可以被模仿。当模仿者模仿说话人声音相似度极高时,当前说话人身份确认系统就有可能会被非法欺骗。研究了一种双模态信息融合的说话人识别方法,能把声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融合在一起,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方法来刻画两类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DBN模型作出最后的说话人识别结果。实验表明,基于双模态信息融合的说话人识别方法比传统单独的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2010年06期 v.30;No.111 581-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基于DBN信息融合的说话人识别方法

    王润舵;

    人的声音虽然具有个性特征,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的语音也可以被模仿。当模仿者模仿说话人声音相似度极高时,当前说话人身份确认系统就有可能会被非法欺骗。研究了一种双模态信息融合的说话人识别方法,能把声纹信息和人脸信息融合在一起,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DBN)方法来刻画两类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DBN模型作出最后的说话人识别结果。实验表明,基于双模态信息融合的说话人识别方法比传统单独的声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有较高的正确识别率。

    2010年06期 v.30;No.111 581-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及其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陈希;周萍;

    在重点介绍独立分量分析基本模型、求解过程和各种实现算法的基础上,综述了独立分量分析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并根据现有数字水印算法的特性和技术要求,提出数字水印算法的发展趋势。

    2010年06期 v.30;No.111 58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及其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

    陈希;周萍;

    在重点介绍独立分量分析基本模型、求解过程和各种实现算法的基础上,综述了独立分量分析在数字水印技术中的应用,并根据现有数字水印算法的特性和技术要求,提出数字水印算法的发展趋势。

    2010年06期 v.30;No.111 586-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钇钨钼表面高速钢合金层研究

    高原;李冰;王成磊;陈选楠;黄学锋;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以稀土钇、钨、钼作为源极,在Q235钢表面进行钇钨钼共渗,形成均匀致密合金扩散层。探究了保温温度、极间距、气压、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金扩散层厚度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扩散合金层的金相组织,用EDS、XRD观察分析合金扩散层的成分分布和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钇钨钼共渗最佳工艺参数为:源极电压-900~-1000 V、阴极电压-450~-650V、保温温度1 000℃、极间距25mm、工作气压30 Pa、保温时间3~4 h。可获得25μm的扩散合金层,扩散合金层为均匀固溶体层,组织形貌为柱状态晶体,基体与渗层之间有明显的反应扩散分界线,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无剥落现象,合金扩散层具有较好的成分和结构梯度。

    2010年06期 v.30;No.111 590-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钇钨钼表面高速钢合金层研究

    高原;李冰;王成磊;陈选楠;黄学锋;

    利用双层辉光等离子渗金属技术,以稀土钇、钨、钼作为源极,在Q235钢表面进行钇钨钼共渗,形成均匀致密合金扩散层。探究了保温温度、极间距、气压、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合金扩散层厚度的影响。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扩散合金层的金相组织,用EDS、XRD观察分析合金扩散层的成分分布和相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钇钨钼共渗最佳工艺参数为:源极电压-900~-1000 V、阴极电压-450~-650V、保温温度1 000℃、极间距25mm、工作气压30 Pa、保温时间3~4 h。可获得25μm的扩散合金层,扩散合金层为均匀固溶体层,组织形貌为柱状态晶体,基体与渗层之间有明显的反应扩散分界线,渗层与基体是冶金结合,无剥落现象,合金扩散层具有较好的成分和结构梯度。

    2010年06期 v.30;No.111 590-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类分数阶Volterra-Lotka捕食方程渐近稳定性分析

    夏述;

    通过对一类分数阶Volterra-Lotka捕食方程模型的研究,并利用Krasovskii方法构造出Lyapunov函数,证明了分数阶Volterra-Lotka捕食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的渐近稳定性。例子仿真说明了充分条件的有效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97-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类分数阶Volterra-Lotka捕食方程渐近稳定性分析

    夏述;

    通过对一类分数阶Volterra-Lotka捕食方程模型的研究,并利用Krasovskii方法构造出Lyapunov函数,证明了分数阶Volterra-Lotka捕食方程在一定条件下的渐近稳定性。例子仿真说明了充分条件的有效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597-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波矩量法用于求解偶极子天线的电流分布

    魏丽英;丁宣浩;钟秋平;

    运用小波分析与矩量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线天线的电流积分方程。首先阐述了矩量法用于分析线天线的一般概念和基本思想,然后采用小波矩量法对偶极子天线的电流积分方程进行快速求解,并与传统矩量法分析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传统矩量法中的阻抗矩阵大大地稀疏化,从而达到了提高求解速度和节省计算机内存的目的。

    2010年06期 v.30;No.111 600-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小波矩量法用于求解偶极子天线的电流分布

    魏丽英;丁宣浩;钟秋平;

    运用小波分析与矩量法相结合的方法来求解线天线的电流积分方程。首先阐述了矩量法用于分析线天线的一般概念和基本思想,然后采用小波矩量法对偶极子天线的电流积分方程进行快速求解,并与传统矩量法分析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使传统矩量法中的阻抗矩阵大大地稀疏化,从而达到了提高求解速度和节省计算机内存的目的。

    2010年06期 v.30;No.111 600-6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在成都私家车数量预测中的应用

    陈涛;赵凌;

    建立一个以预测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为准则的正权重组合预测模型。以成都私家车数量预测为例,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指数模型、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三次函数模型做单项预测。通过组合预测,得到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以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成都市在2009年的私家车数量,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计算误差。同时也运用组合预测法对2010年成都私家车数量进行了预测。

    2010年06期 v.30;No.111 605-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在成都私家车数量预测中的应用

    陈涛;赵凌;

    建立一个以预测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为准则的正权重组合预测模型。以成都私家车数量预测为例,分别采用灰色预测模型、指数模型、一次函数模型、二次函数模型、三次函数模型做单项预测。通过组合预测,得到更高精度的预测结果。以最优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成都市在2009年的私家车数量,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对比分析计算误差。同时也运用组合预测法对2010年成都私家车数量进行了预测。

    2010年06期 v.30;No.111 605-6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3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一类矩阵方程解及其最佳逼近

    俞丽彬;彭振赟;

    通过研究一类矩阵方程,给出了一个是中心对称解,一个是反中心对称矩阵解的充要条件,且有解时解的一般表达式,也给出了在矩阵方程的解集合中与给定矩阵的最佳逼近解的表达式,并给出数值算例。

    2010年06期 v.30;No.111 609-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一类矩阵方程解及其最佳逼近

    俞丽彬;彭振赟;

    通过研究一类矩阵方程,给出了一个是中心对称解,一个是反中心对称矩阵解的充要条件,且有解时解的一般表达式,也给出了在矩阵方程的解集合中与给定矩阵的最佳逼近解的表达式,并给出数值算例。

    2010年06期 v.30;No.111 609-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信赖域半径趋于0的信赖域方法

    唐江花;

    用信赖域半径收敛到0的信赖域方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基于函数值平均权重的非单调技术减少了算法的计算量。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以及超线性收敛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信赖域半径趋于0的信赖域方法

    唐江花;

    用信赖域半径收敛到0的信赖域方法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基于函数值平均权重的非单调技术减少了算法的计算量。证明了算法的全局收敛性以及超线性收敛性。

    2010年06期 v.30;No.111 614-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业的实践

    叶仿拥;蓝毓胜;马永辉;林伟通;徐晋勇;

    广西右江矿务局为了延长产业链,实现资源型企业向资源开发、机电装备制造转型,在原有矿务局机械修理厂的基础上,通过广西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及企业自主投入科研经费,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20多项,目前已陆续投放市场。基于此,对广西百色美联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煤机装备的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0年06期 v.30;No.111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广西发展煤机装备制造业的实践

    叶仿拥;蓝毓胜;马永辉;林伟通;徐晋勇;

    广西右江矿务局为了延长产业链,实现资源型企业向资源开发、机电装备制造转型,在原有矿务局机械修理厂的基础上,通过广西区有关部门的支持及企业自主投入科研经费,校企合作开发新产品20多项,目前已陆续投放市场。基于此,对广西百色美联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展煤机装备的现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0年06期 v.30;No.111 617-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研究

    唐俊;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不断的趋于集中,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就成为必然,其作用举足轻重。为有效地建立工业园区,避免因资金中断、技术瓶颈、环保节能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必需加强对工业园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这就使得工业园区的可行性分析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议题。通过运用理论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大量的理论文献及实际案例进行比较归纳,从阐释可行性分析的内涵、作用出发,总结、概括出了工业园区可行性分析的一般过程和常用方法,对开展工业园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010年06期 v.30;No.111 620-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工业园区项目可行性分析过程研究

    唐俊;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不断的趋于集中,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就成为必然,其作用举足轻重。为有效地建立工业园区,避免因资金中断、技术瓶颈、环保节能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必需加强对工业园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与研究,这就使得工业园区的可行性分析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议题。通过运用理论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大量的理论文献及实际案例进行比较归纳,从阐释可行性分析的内涵、作用出发,总结、概括出了工业园区可行性分析的一般过程和常用方法,对开展工业园区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2010年06期 v.30;No.111 620-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下载次数:6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总目次

    <正>~~

    2010年06期 v.30;No.111 624-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总目次

    <正>~~

    2010年06期 v.30;No.111 624-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